​【“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守护青山绿意,温情传递民心‖教育与健康管理学院“推普兴乡,青春行动”社会实践队之“三下乡”征程纪实篇

发布者:教育与健康管理学院发布时间:2025-07-08浏览次数:10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守护青山绿意,温情传递民心‖教育与健康管理学院“推普兴乡,青春行动”社会实践队之“三下乡”征程纪实篇

守护河川本色,共绘生态新颜

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助力乡村生态建设,76日上午九点,志愿者们带着满腔热情,踏上了这段护河之旅。沿着河岸线,志愿者们目光如炬,仔细搜寻着每一处垃圾。藏在草丛中的塑料瓶、被河水冲刷到岸边的包装袋,在他们细心搜寻下无所遁形。志愿者们徒手弯腰捡拾,即使双手沾满泥土,也没有丝毫抱怨。

此次“河小青”护河行动,不仅是一次对河流环境的清理,更是一堂生动的环保实践课。在捡拾过程中,志愿者们深刻体会到每一双手的力量或许微小,但千万双手汇聚,就能让家园重回碧水蓝天的模样。护河,护的不仅是水,更是人与自然的共生之道;下乡,下的不仅是脚步,更是把希望种进泥土里的决心。

情暖桑榆献爱,相伴暮岁传情

为传递关爱与温暖,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76日下午三点,我们踏入养老院,老人们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每一双温暖的眼睛,都饱含着对我们的期待。我们围坐在老人们身旁,认真倾听他们讲述过去的故事和日常的点滴小事。队员们陪老人聊天,为老人分发慰问品,为老人表演精心准备的节目。老人们也跟着节奏轻轻拍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当我们要离开之时,老人们紧紧握着我们的手,眼神中满是不舍,叮嘱我们要常回来看看。我们也在心底默默许下承诺,这份牵挂不会随着活动的结束而消逝。

此次养老院访问活动,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我们在给予的同时,也收获了满满的感动与成长。老人们的乐观、坚强,让我们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未来,我们将继续传递这份温暖,让更多的人关注老年群体,用爱为他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聆听峥嵘岁月,传承红色精神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青春热血铸就家国脊梁,用无畏勇气守护山河无恙。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76日下午志愿者们在洞村关工委专职副主任黄生根的带领下来到分宜县洞村开展走访老兵活动,让红色记忆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首先我们去到黄向东爷爷家里,他1977年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警卫员,在战场上他时刻紧绷神经,不退缩半步,守护首长安全。日常里,他不停训练,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只为在关键时刻能够有能力完成任务。他还学习了格斗技巧,以便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制服敌人。接着我们又去探望了吕世杰爷爷,他1972年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炮兵。他服役于沈阳军区,曾在零下40多度的极寒天气中坚持训练。虽岁月染白双鬓,但谈及军旅生涯,爷爷眼中依旧闪烁光芒。他用行动诠释了军人的忠诚与担当,其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着新一代传承红色基因,奋勇前行。

黄向东爷爷和吕世杰爷爷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一名军人的忠诚与担当,他们的故事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要以两位爷爷为榜样,传承红色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蔬棚挥汗耕耘,青春绽彩生辉

指尖缠绕着湿润的泥土,汗水滴落在翠绿的蔬菜间,我们读懂了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76日下午志愿者们抵达种植蔬菜的基地,在农户伯伯的悉心指导下,我们深入了解了白菜的种植知识与采摘技巧。随后我们拿起工具,正式开启白菜采摘。大家弯腰在大棚里面忙碌并小心翼翼地将白菜采摘入篮,感受着沉甸甸的收获。

采摘现场,我们彼此协作,互相帮忙的同时阿姨们教我们如何摆放白菜,然后将白菜送往外地。此次采摘,我们收获的不仅是满满的白菜,更是对农耕文化的敬意,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深刻体悟。每一颗白菜都承载着汗水与辛劳,让我们此后更加珍惜每一口食物。当青年学子用知识与乡村需求碰撞,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乡村振兴的种子在青春的浇灌下破土而出。

总结

在三下乡总结会上,胡子龙老师首先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俞少华老师与熊紫霞学姐的加入表示热烈欢迎,强调他们的到来为三下乡队伍注入了专业力量与实践经验。他提到,俞少华老师理论功底深厚,能帮助队员们将思政知识与乡村实践结合,在调研中深化对政策的理解;学姐参与过多次实践活动,可为团队提供活动组织、沟通协调等方面的实用建议。俞少华老师指出,此次三下乡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契机,希望队员们珍惜机会,积极主动向老师请教理论问题,向学姐学习实践技巧,在走访调研中听真话、察实情,用青春力量服务乡村发展。最后,胡子龙老师鼓励全体成员团结协作,确保活动取得扎实成效,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绽放青春光彩!

编辑:张沁

一审:张沁

二审:刘永东

三审:晏小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