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建民赴分宜县洞村乡慰问“三下乡”实践队,共绘“推普兴乡”青春画卷‖教育与健康管理学院“推普兴乡,青春行动”社会实践侧记

发布者:教育与健康管理学院发布时间:2025-07-08浏览次数:10

邹建民赴分宜县洞村乡慰问“三下乡”实践队,共绘“推普兴乡”青春画卷‖教育与健康管理学院“推普兴乡,青春行动”社会实践侧记

盛夏七月,骄阳似火。77日,学校党委委员、校长助理邹建民与学院党总支书记刘永东一行冒着酷暑,赴分宜县洞村乡看望正在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师生团队,并参与“推普兴乡,青春行动”系列活动。在洞村乡“青苗班”现场,邹建民观摩了大学生志愿者以消防知识宣讲、手工教学等形式助力乡村儿童成长的生动实践,与孩子们亲切互动,为师生送去慰问品,并对实践成果给予高度肯定。

消防知识进课堂,安全护航助成长

实践队立足乡村儿童安全教育需求,以“情景模拟+现场演练”创新开展消防知识宣讲。活动现场,志愿者们用普通话讲解火灾成因,结合乡村常见隐患设计互动问答:“如果柴火堆着火了怎么办?”“能不能用水浇灭油锅火?”孩子们争相举手,志愿者随即用动画短片演示错误扑救方式带来的危险后果,并邀请学生扮演“小小消防员”,用玩具灭火器扑灭模拟火源。在空旷场地,志愿者搭建“微型火场”——消防员现场示范,分步骤拆解操作要点:“一摇(摇晃瓶体)、二拔(拔掉保险销)、三瞄(对准火焰根部)、四压(持续喷射)”,并强调“保持2米安全距离”。将“消防安全无小事”的理念深植心中。

巧手匠心传文化,童心共筑七彩梦

在手工教学环节,志愿者们别出心裁地设计了“普通话+手工”融合课堂——以“制作玫瑰花”为载体,既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又潜移默化推广普通话。桌上摆满了彩色卡纸、亮片、胶棒等材料,志愿者们先用标准的普通话讲解:“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做的是‘永不凋谢的玫瑰花’,首先需要把红色卡纸对折,像这样剪出花瓣的形状……”每一步操作都配合清晰的发音示范,遇到“褶皱”“粘贴”等关键词,还特意放慢语速,邀请孩子们跟读。看着孩子们举着自己制作的玫瑰花笑靥如花,邹建民感慨道:“教育不仅要‘教知识’,更要‘暖人心’。这束玫瑰花既是手工成果,更是乡村儿童自信表达、拥抱美好的象征。”邹建民勉励志愿者:“要把‘推普’做成‘连心桥’,让普通话成为连接乡村与外界的纽带,让每个孩子的声音都被听见、被尊重。”

领导关怀暖人心,砥砺前行再出发

邹建民在活动现场为师生送上慰问品,并与实践队成员亲切交流。交流中,实践队指导教师汇报了“推普兴乡”行动的阶段性成果:团队通过普通话教学、防溺水安全教育、苎麻收割劳动体验等活动,累计服务村民100余人次,邹建民高度赞扬师生“将专业所长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的担当精神,特别指出:“消防知识宣讲和手工教学既实用又有温度,体现了教育学子的社会责任感。”刘永东鼓励队员们:“要继续扎根基层,用青春智慧为乡村教育振兴注入新活力。”

实践育人显担当,青春绽放别样红

据悉,此次“三下乡”活动学院成立了三支队伍,分别前往萍乡、赣州和分宜进行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教育与健康管理学院“北斗星·智教”党建品牌建设的重要实践。实践队成员、2023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熊丰艺表示:“在服务乡村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含义。孩子们求知的眼神,是我们坚持的动力。”

炎炎夏日,青春如火。教育与健康管理学院师生以专业知识服务基层,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也为校地协同推进乡村振兴书写了生动注脚。

编辑:张沁

一审:张沁

二审:刘永东

三审:晏小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