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露

发布者:教育与健康管理学院发布时间:2024-03-05浏览次数:10

      自2021年从事辅导员来,从“老师”变成了“露姐”,面对辅导员这份工作,刘露心中始终充满热爱,通过“串门”“聊天”“写信”成为学生的“知心姐姐”。办公桌上,有学生们写的大大小小的纸条,诉说着心里话;微信里,有学生们写的挥之不去的烦恼;随身携带的包里,更有一本沉甸甸的“知心姐姐”日志本,记录着学生们的问题。

       作为一名专职辅导员,她一直在思考:怎样把实际的工作经验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她带领青年学生开展了政治理论学习,做到理论学习入脑入心;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参加“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到群众里去了解国情民情,贡献青春力量,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闪光。

        心灵守望,让思想的力量静水流深

       辅导员的讲台要走进学生们的生活,融入学生们的心灵,不再是一节课45分钟,它是24小时,是无数个日日夜夜,是一辈子的师生情。

       “学这个专业是不是没有前途?”“上课是不是教怎么带孩子?”面对学生的困惑和疑虑,从学生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刘露就主动建立新生微信班级群与学生接触,提前向学生介绍学校及专业情况。

       “这份职业让我有机会陪伴学生成长,见证他们从稚嫩走向成熟,我感到无比幸福。”刘露说。从初涉职场时的青涩到深耕细作后的笃定,刘露苦练内功,走好专业成长的征途,创新形式开展教育。比如,将党史学习和思政教育相融合,开展了“清明祭英烈”等主题教育活动,带领青年志愿者们参观革命斗争陈列馆,引领同学们在致敬中传承红色基因,用青春方式讲好信仰故事。

       师者仁心,行动的脚步丈量着和学生相处的青春长度

       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的课堂班会,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以及如何探索破解辅导员学讲理论“欠底气”、真情互动“少方法”、谈心谈话“没时间”、信息通知“难到位”等困惑难题,在细小细微处感动学生,于潜移默化中感化学生,在言行示范下感召学生显得尤为重要。

       师者仁心,爱与责任蕴芬芳。辅导员刘露用心记录学生的特点,为她们编制“个性摘要”,找准每一位学生的成长“频道”,用行动的脚步丈量着她和学生相处的青春长度。